欢迎来到云栖网

免费注册

“东数西算”8大枢纽节点如何推动数字经济?

云栖网 2023-03-07 09:35 来源: 中国IDC圈

“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以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个枢纽节点地区进行了积极的工程推进工作。根据国家发改委2022年9月份公布的数据来看,8大枢纽节点建设均已进入深层次建设阶段,起步区新开工数据中心项目高达60多项,新建数据中心规模超过110万标准机架,总投资超过4000亿元。

数据中心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数字经济的需求,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数字经济,并且与之相互促进相互适应。因此,一个地区数据中心产业发展,与当地数字经济政策密切相关。我们根据网上公开信息,对8大枢纽节点地区各省、直辖市政府的工作报告中数字经济相关部分进行了整理、集合,以帮助行业了解各地的政策重点。

京津冀枢纽

北京

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系统推进新一代数字集群专网、边缘计算体系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据中心优化提升和算力中心统筹布局,新增5G基站1万个以上,推进6G技术研发,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底座。

推进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扩区建设,加强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提升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能级,积极布局互联网3.0等新赛道,打造更具优势的数字产业集群。

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在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网络安全等领域取得更多创新应用成果。

加强数字政府建设,一体化推进数字服务、数字监管、数字政务。

天津

经济总量力争达到2万亿元左右,制造业增加值、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到25%、12%,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实施智能制造赋能工程,创建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大力发展以产业互联网为主导的平台经济,建成全国一流5G城市。加快发展绿色制造,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开辟制造业绿色化转型的新通道。

河西区要聚焦金融服务、总部经济、数字经济、文创设计等产业,持续增强友谊路周边、新八大里数字经济主题园区和陈塘科技商务区集聚效应。

加快打造中国信创谷,加强新一代超级计算机应用生态建设,推动国家超算天津中心更深入、更紧密、更市场化服务全市智能制造、信创产业、生物医药发展,增加“AI+制造”、“AI+信创”、“AI+交通”等应用场景。

深入实施智能制造赋能、绿色制造等工程,打造行业级和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引育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平台企业,新培育100个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加强智能化应用场景建设,累计建成5G基站6万个,推进全域示范应用,让网络、数字、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城市增辉、为生活添彩。

河北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质量强省、新型能源强省和数字河北,抓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建设,深化钢铁、装备制造等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做强做大数字经济,构建具有河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行动,做强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光电与导航、生物医药等一批产业示范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8%。抓好保定、沧州等6个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全省物流业增加值达到3400亿元。实施数字赋能行动。

实施数字赋能行动。加快产业数字化,开展工业互联网“百城千园行”活动,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产业化,深入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三年“倍增”计划,抓好雄安新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等建设。

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枢纽节点,培育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办好2023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

长三角枢纽

上海

城市数字化转型纵深推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8%,数据要素全域赋能、生产生活全面转变初步实现,国际数字之都建设形成基本框架。

着力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加快数字技术应用步伐,持续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深化经济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工业软件攻关突破,实施智能工厂领航行动,培育一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标杆,推进数字商圈、数字商店建设,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效能,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系统化构建城市数字底座,推动空间信息数据应用,推进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完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加快建设国家级数据交易所、国际数据港和一批数据中心、算力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

深化生活数字化转型。推动构建精准、普惠的数字生活服务体系,新增生活类重点场景10个,提升社区便民服务数字化水平。建设一批数字化赋能示范校,优化升级“便捷就医服务”应用场景,推广“养老院+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打造博物馆、美术馆数字文化体验空间,完善出行即服务体系。着力消除“数字鸿沟”,推进数字服务适老化改造。

深化治理数字化转型。推进“一网通办”,推动“随申办”为民为企服务迭代升级,深化拓展“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入推行免申即享、“好差评”和帮办制度,打造线上线下“泛在可及”全方位服务体系。

江苏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抢占数字经济这一关键赛道,努力建设制造强省、质量强省、“数实融合第一省”,不断巩固扩大实体经济领先优势。

加快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深入实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速行动计划,做强做优“数智云网链”等新兴数字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代半导体、元宇宙等未来产业,力争数字经济规模突破5.5万亿元。全面开展中小企业免费数字化诊断,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培育更多国家级智能工厂、数字领航企业和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

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加强数字化治理服务能力,加快打造智慧便捷的数字化政务服务体系,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完善“苏服办”“苏企通”等平台,巩固拓展“放管服”改革成效,让各类市场主体充分感受到在江苏创新创业的高效便捷。

浙江

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以数字经济为核心,以现代化交通物流体系为动脉,以现代化基础设施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加强数字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人工智能、网络通信、工业互联网、高端软件、集成电路、智能计算、区块链等战略性产业,培育一批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促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步伐,推动传统产业、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

大力推进数字化改革,建设数字浙江、打造数字变革高地。发展数字政务,推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破除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堵点和壁垒,优化业务流程,创新协同方式,进一步提升政府履职效率和数字化服务水平。

打造数字文化,加强优质网络文化产品供给,推进文化数字化发展,提升数字文化服务能力。建设数字社会,积极开发各类供需匹配的重大应用,加快推进数字公共服务普惠化、数字社会治理精准化、数字生活智能化。建设一流数字基础设施,加强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和大型数据中心建设,打造长三角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加快建设“双千兆”宽带城市。完善数字治理体系,开展国家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先试,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基础制度,健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

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培育超百亿元数字企业40家,新增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50家,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

安徽

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推动数字乡村智慧农业暨农业产业互联网试点,新建数字农业工厂100个。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实现3万家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应用和改造。做大做强数字产业集群,培育一批数字技术赋能企业、咨询服务机构和研究机构,“中国声谷”入园企业超2100家、营业收入超3000亿元。做优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体系,加强对知名大平台和细分领域龙头平台的引进合作,新增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10家。支持中小企业用平台,实现7000家以上企业与云资源深度对接,推广应用数字化软件服务包3万个以上。

启动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安徽省域中心,发展壮大数字音乐、数字出版、视频直播产业基地。

粤港澳大湾区枢纽

广东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进网络强省、数字广东建设,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推动5G网络实现城乡主要区域基本覆盖,加快金融、交通、能源、电力等领域应用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关键软件、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产业,深化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新推动5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10万家中小企业“上云用云”,支持佛山、东莞打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城市。

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加快数字公共服务普惠化、数字社会治理精准化、数字生活智能化。支持广州、深圳数据交易所建设,加强数据资源的整合归集、共享利用,强化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护。

深入推进数字政府2.0建设。加快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丰富省域治理“一网统管”应用体系,深化政府运行“一网协同”和数字机关建设,推动数据资源“一网共享”直达基层。强化“粤系列”平台建设,推出一批行业标志性应用。推进数字政府基础能力均衡化发展,完善一体化基础设施和本质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全省数据业务网、算力资源发布共享平台。

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大力发展4K/8K影视、数字出版,打造数字文化引领地。

成渝枢纽

四川

更好发挥信息化牵引带动作用,加快建设数字四川,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城市社会治理,建设数字孪生城市、智慧社区。

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出台数字四川建设方案,实施国家“东数西算”等重点工程,推进算力调度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发展国家级天府数据中心集群。加强与重庆协同,推动建设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国家示范区。加快突破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有序推进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成链集群发展。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新增3万家企业上云。

推行数字化电子发票。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

重庆

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建设数字政府,培育数字社会,健全数据管理体制机制,创建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以全域数字化推动治理模式变革、方式重塑、能力提升。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实施智能制造诊断评估“回头看”专项行动,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引领示范作用,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提升产业链数字化水平。

壮大数字产业规模,构建“五十百千万”数字产业发展体系,协同发展大数据、先进计算、数字内容、区块链等数字产业,建设数字软件产业园,优化升级礼嘉智慧园,提升“芯屏端核网”全产业链竞争力,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夯实数字底座,推动5G和千兆网协同发展,扩容提质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域名F根镜像节点、国家“星火·链网”区块链超级节点,深化拓展中新国际数据通道应用,积极参与“东数西算”工程,提升中科曙光、华为等计算中心支撑能力,高标准打造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

推进数字化变革。以数字政府建设为牵引,构建多跨协同工作机制,完善高速泛在网络和公共数据资源管理平台、数字重庆云算力平台、数字重庆算法平台,迭代升级“城市大脑”,构建协同高效的数字化履职能力体系。坚持行业部门线条主抓和重大场景块状突破相结合,打造一批精品应用场景,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新图景。

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促进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和商业数据开发利用,增强数据安全预警和溯源能力。突出数字化引领、撬动、赋能作用,推动数字化改革向财税金融等领域延伸,加快形成实质性、突破性、系统性成果。

内蒙古枢纽

内蒙古

加快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全方位推进产业数字赋能,依托综合试验区、骨干直联点、算力枢纽节点和东数西算、“千兆城市”,系统部署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项目,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智慧园区、智能工厂等建设。

壮大数字经济,建立数据资源交易机构和数据开发利用平台,大力发展数据加工处理、分析应用、流通交易等产业,打造和林格尔“中国云谷”软件和信息技术集聚区,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贵州枢纽

贵州

主要预期目标是制造业增加值、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22%、40%、46%左右。

保持数字经济发展良好态势。抓住“数据”核心生产要素和“算力”核心生产力,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围绕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加快推进“东数西算”工程,贵安主算力枢纽项目(一期)建成投用。全力打造云服务首位产业,围绕华为云完善产业生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长18%。

加快壮大数字产品制造业,培育区块链、北斗应用、人工智能、信创、数据清洗加工等新兴数字产业,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长20%。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累计上云企业突破3万户。

甘肃枢纽

甘肃

推进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数字赋能。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建成兰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

支持线上线下商品消费融合发展,拓展无接触式消费模式。发展“互联网+社会服务”,培育社群营销、直播带货、“云逛街”等新业态,支持共享经济和新个体经济多样化经营。

大力发展在线文娱,鼓励传统线下文化娱乐业态线上化,支持打造数字精品内容和新兴数字资源传播平台。搞活夜间经济、商圈经济、路衍经济。推进冰雪运动发展,带动群众“喜冰乐雪”。

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完善全省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全面提升“一网通办”水平,做实“甘快办”特色品牌,推动更多高频事项“集成办”“异地办”“掌上办”。加快打造诚信甘肃,支持兰州、张掖、金昌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宁夏枢纽

宁夏

产业转型升级明显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占比分别达10%、15%以上,数字经济规模占比达40%以上。

大力实施数字宁夏提质升级行动。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决定未来竞争的关键,高质量建设西部数谷,启动实施“1244+N”行动计划,数字信息产业产值达到850亿元。

着力实施数字产业化工程,新增超大型数据中心5个、服务器装机能力超过125万台,5G基站达到1.2万座、5G网络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5%。

着力实施产业数字化工程,制定“数字+产业”倍增计划,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加快“5G+工业互联网”应用,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建成智能工厂15个、产业互联网平台30个,新增上云企业1000家。

着力实施数字化政务工程,建设全区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中心,打造“一网通办”升级版,政务服务全程网办率达到50%以上。

着力实施数字化社会工程,加快环保、交通、金融、文化等领域数字化转型,推动互联网+教育、+医疗健康、+城乡供水等加快提质增效,力推“互联网+宁夏”全面升级。

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云计算、5G/6G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数字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数据量和复杂的数据处理任务,传统的数据中心已经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了解产业政策,了解应用需求,将是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数据中心相关企业实现长远目标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