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云栖网

免费注册

“三色文化”育人 “四赛体系”育才

云栖网 2020-12-14 09:03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三色文化”育人 “四赛体系”育才

云栖网: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被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职院校,被批准为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立项单位;留校任教的曾璐锋同志获得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水处理技术项目冠军,实现江西省世赛金牌零的突破;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学院的参赛项目获得金奖;学院获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近三年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均为95%以上,并在全省排前三……近年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治校水平显著提升、特色办学成果丰硕。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校以“三色文化育人、四赛体系育才”为核心文化理念进行的探索与实践——以红色文化铸魂、绿色文化培根、蓝色文化强技,构建“校省国世”四级技能竞赛体系,提升整体育人水平。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创办于1953年,2002年4月升格为高职院校。学校立足赣南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特色,林业类、环保类院校的行业特色,确定高职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养、生态文明素养培育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三个目标,沿袭“软硬并举,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相结合;知行兼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促进;内外交融,校园文化与社会服务相统一”三个思路,致力“环境化心、学赛化知、实践化行”三方举措,促进了学生集红色基因、生态理念、工匠精神于一体的综合素养形成,培养了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环境化心:打造自然与人文环境,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突出顶层设计,提供制度保障。2007年,学校对文化建设制定了宏观规划,确定了“红色文化铸魂、绿色文化培根、蓝色文化强技”的特色办学方向;同时又在《校园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的意见》等综合性指导文件中对文化育人提出了具体要求;相继配套出台了《大学生文化活动项目化实施办法》《“青青时政”学习平台实施方案》《“立雪”品牌活动实施方案》《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等制度,进而制定了《校园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由此,从制度层面上保障了“三色文化育人、四赛体系育才”核心文化树人理念的贯彻落实。

美化校园环境,提供基础平台。坚持“环境塑造心灵、绿色孕育希望”理念,持续在绿化美化校园自然环境和营造向上向善的人文环境上发力。一是打造了千种树木园(其中红豆杉、银杏等珍稀树种百余种);建成生态科技示范区等15个区域,形成了有亚热带特色的桂花群落等5个植物群落;给每种树挂上二维码智能“名片”。二是建设了生态苑等自然景观,使校园植被覆盖率达73%,形成了独特的森林小气候。三是形成了包括“一门一广场”“一山一廊”“一园一湖”的空间文化布局,建设了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基地、产教综合实训大楼、鲁班文化广场,春风化雨般的环境,耳濡目染地浸润着师生的文化意识。

丰富文化设施,拓展教学资源。一是打造红色文化育人设施。建设了一批党建活动室和学生宿舍党员服务站,高标准建设了融思政教学、理论宣讲、文化讲坛为一体的思政课学研中心。二是兴建了江西省较大的生态科教馆,收藏了动植物标本万余份,集标本收藏、科普教育、科学研究、观赏品鉴多功能于一体;建设了生态文化长廊等文化景观;建设了天敌昆虫繁育基地、中水回收中心等一批科普基地和实训基地。三是落实名匠园建设工程,深度挖掘林业、建筑装饰、环境保护、电子信息等行业的名师名匠信息,形成了名匠景观;实施精工培养工程,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绝技绝艺大师和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名匠担任教师,加强传承型、绝技绝艺型人才培养。

学赛化知:构建完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制定课程标准,完善教学体系。一是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标准》和《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所有学科中,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二是编写了《高等职业院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标准》,并逐步将“生态文明知与行”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全校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将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建设相融合、与思政教学相融合、与社会实践相融合,逐渐形成完整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三是制定了《产教融合实施管理办法》《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生产性实训管理办法》,以“大赛点亮人生,匠心成就梦想”为指引,建设“校省国世”四级技能竞赛平台,通过技能竞赛实现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改革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手段。一是单独开设“红色文化十讲”课程;依托超星“学习通”、思政微信课堂等形成“线上红色资源库”;坚持开展诵红色家书、观红色影片、讲红色故事、演红色曲目、走红色圣地的“红色教育五个一”实践教学活动;定期举行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果汇报演出,学生结合思政课学习成果,自编自导自演,进行红色主题的作品创作、情景剧编排或歌舞表演等;打造了“模拟长征路智勇大冲关”红色实践教学品牌。二是专门成立生态文明教育教研室,组建了思政、林业、生态等学科背景的混合专兼职师资队伍;成立了全国职业院校生态文明移动云教学大数据研究中心,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实现翻转课堂。三是2010年起学校开展了“全天候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建构了“学训赛”合一的全天候教学模式;高度重视“双师型”队伍建设,外引内培,激励教师积极参与赛事指导,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创新课程考核,综合评定成绩。“生态文明知与行”课程考核包含课堂表现(30%)、实践表现(30%)和日常行为习惯(40%)等三个方面。还制定了《生态文明教育日常行为规范》《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办法》等,依据《规范》《办法》由班主任、其他同学和宿舍管理员给每个学生评分,取其平均值得出该生日常行为习惯得分。

实践化行:开展各类文化实践,促使学生知行合一

推行“三色文化”实践标准。一是制定了《新时代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方案》和《“苏区红”项目实施方案》,出台了《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心同向,促进专业教育与思政育人协调推进,提升育人成效。二是于2013年发布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规范》等标准和文件,规范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类生态文明实践,系统评价每一个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态文明素养养成效果,成绩优秀者可优先参评奖、助学金和相关荣誉称号。三是依托江西省林业职业教育集团、江西家具学院等平台,使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制定、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等环节企业都融入其中;采用传、帮、带形式,建设院、系、班三级工匠培育体系;开发工匠养成教材、技能大师工作学习手册,形成工匠考核标准,建设技能大师“互联网+”课程资源。

推动“三色文化”实践育人。一是以党建为引领,将支部建在专业上,建立了发展党员联审制度,创立了党建“四进”宿舍工作模式,持续30多年实施政治辅导员制度;实施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将红色文化教育纳入到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实施大纲中,建设了一批优质课程,实现德育为先、师生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二是围绕“普及生态环保知识、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养成绿色生活方式、提升生态文化审美”等内容,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生态节日,开展生态文明教室和生态文明寝室创建、废物再利用作品展、环保创意大赛等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主题活动,打造生态文化品牌。三是2008年起开展了年度“技能竞赛节”活动,并对接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能力大赛、全国大学生职业能力竞赛、世界技能大赛等赛事项目,为参加省赛、国赛、世赛选拔人才。

推广“三色文化”服务育人。一是把学雷锋活动和共青团的各项工作有机结合,开展绿3月“常青藤”志愿服务系列活动;“蒲公英”志愿服务队近3年进行义务支教与社会服务共计150余次,帮扶对象达5000余人;“三叶草”志愿服务队被评为“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二是鼓励师生“进企业、进社区、进中小学”,开展生态环境现状调研、生态知识法律宣传、发放科普资料等活动,提高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组织学生开展动植物资源状况调查,清理农村、社区、河流湖泊的垃圾,助力生态产业、生态修复、生态旅游、精准扶贫等各种服务,形成了具有学院特色的生态文明社会服务实践体系。三是发扬“油山精神”,实施学生挂职锻炼工程,强化学生劳动意识,提升青年务实兴赣、劳动振乡的主人翁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随着《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和上级主管部门与江西省“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质创优的意见”的发布和实施,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如今,学校在“立艺树人”的校训、“坚毅敏行”的办学精神和“三色文化育人、四赛体系育才”这一核心文化理念指引下,全面推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专业群建设,朝着全国一流的高职院校阔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