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云栖网

免费注册

《财经》专访远景科技集团CEO张雷:以智慧城市高效推动“新基建”

云栖网 2020-06-02 18:34 来源:互联网

云栖网:日前,全国人大代表、远景科技集团CEO张雷接受《财经》杂志专访,就其今年在两会上提交的《以智慧城市高效推动“新基建”》议案做出解读,并对当前数字化转型期间的能源科技公司发展方向提出看法。

《财经》专访远景科技集团CEO张雷:以智慧城市高效推动“新基建”

以下为专访全文:

-新基建会更加理性

《财经》:新基建中的5G基站、大数据中心等都是电力消费大户,而中国目前依然是一个煤炭是主力能源的能源结构,在现有的资源禀赋条件下,如何让新基建更加绿色?

张雷:新基建更绿色不仅关乎城市的可持续和城市的环境质量,也关乎应对气候变化危机,新基建有大量的能耗,我们需要考虑怎么能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负责。

新基建变得更绿色,要从两方面考虑。第一新基建会加大能源消耗;第二新基建可以通过电动汽车、充电桩、特高压的协同让能源体系更加绿色,产生和使用更多可再生能源。

要让新基建更绿色,首先要投入大量的绿色可再生能源的基建,而不是大量地投入火电厂。特高压电网到底是服务于谁,是服务于火电还是服务于可再生能源?是连接煤电坑口电厂还是可再生能源大基地?此外,5G基站、充电桩也可以与可再生能源有效结合,比如5G基站在农村,可以与光电和风电的分布式能源结合。新基建里能源的成份很高。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应在大规模投资新基建的同时,通过绿色城市,建立起一套相应的减少碳排放和可持续发展的考核和追踪体系。

《财经》:您的议案中提出“未来城市的能源体系需要建立在可再生能源与智能技术融合的基础上”,具体是怎样的能源体系?

张雷:城市一个关键的特征是能源的消耗非常多,80%的能源消耗在城市,而且能源消耗也让城市变得不可持续,雾霾、汽油车的排放、酸雨、气候变化等等,都是显而易见的负面效应。

未来的城市必须构筑一个可持续的能源系统来支撑。随着电气化更加深入,数据中心、5G都大量使用能源,5G对能源的使用是4G的3倍,未来全球10%的电量来自于数据中心的使用,这是非常可观的。同时新基建中电动汽车、充电桩、特高压都是跟能源相关,所以新基建跟智慧能源高度相关。未来的城市能源系统,必将是一个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系统,并且基于一个智能城市操作系统,这个操作系统需要对机器世界和数字世界都有良好的洞察力,能够打通各种信息“烟囱”,消除信息孤岛,跟智能的终端协同互动,比如怎么把几百万辆电动汽车变成一个个移动电站,给城市提供能源支撑。所以这将是高度自动化、高度智能化的系统,电力系统本身就是非常智能和自动的。

《财经》:发改委关于新基建的解读中,第二类是融合基础设施,其中包括智能能源的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变成新基建?还会有哪些新的商业模式、商业形态出现?

张雷:方式有很多,比如电动汽车和充电桩其实不仅是电力的使用者,将来也会是能源的提供者。它也能够有效地吸纳可再生能源,帮助可再生能源更好地融入到系统,这就是一种非常真实的场景。

如果充电桩不能有效管理,大家在高峰时间同时充电,这个城市的电力负荷可能就会提高几倍以上。难道我们再无序地去建这些配网吗?其实不需要。我们可以通过智能化的手段,引导它何时何地充多少电,甚至还能够反馈给这个体系,既不需要额外的硬件投资,还可以更好地吸纳可再生能源。

我想智能物联网做的就是能够让每一个中央空调,甚至让每一个数据中心,变成一个智能的电力交易体,让我们的5G基站变成一个分布式的边缘计算中心,让我们的每一台电动汽车变成一个储能电池,让特高压更多地吸纳可再生能源,这就变成了一个软件定义的硬件体系。

为什么智慧城市是“新基建”一个很好的拉动者,因为可以帮助大家来理清楚很多价值创造的场景,这个很关键。比如要让交通系统跟能源系统互相融合,可以让每一台电动汽车变成一个储能系统,这个储能系统在光伏发电的时候就能够把电储存下来,当太阳下山的时候这些储能系统可以为城市提供支撑,因为毕竟90%的时候我们的车是不动的。

这个问题想清楚了,比如要做好光伏的新基建,就要让每一个光伏面板跟每一辆电动汽车有很好的通讯,充电桩要更方便地连接,充电桩部署在哪里,它们之间是什么样的规定,比如通讯规约、集成规约是怎样的,这时候新基建落地就更清楚了。

《财经》:总的来看,您对新基建建设还有何具体建议?

张雷:跟“铁公基”不同,新基建的投资主体往往是企业和个人,而不是政府,这个时候投资收益率就很重要。政府不会帮企业和个人投数据中心,这些需要企业自己去投。所以新一轮的新基建可能会更不一样,大家会更理性,要想清楚价值创造。

-能源公司的未来

《财经》:在这些您提到的新技术和数字化趋势的大潮下,未来的能源科技企业会有怎样的变化?

张雷:未来能源企业的出路在哪里?未来的能源科技公司应该提供能源系统的风险管理。

未来可再生能源成本会接近于零,大量的能源是免费的,就像光伏发电成本越来越低,怎么样能够让用户包括数据中心不会因为波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变幻莫测的充电的冲击,导致承受很大的不确定性。此外,能源也会出现负电价,电能不仅跟石油一样早就在欧洲经常性出现负电价,也会出现不可思议的高电价。

所以未来的能源科技公司定位应该是一个能源风险的管理公司,它的价值创造就是在于风险管理。怎么管理风险?一定要通过智能化的手段,更好地预测你会生产多少光伏和风电,通过储能等把用户的需求更科学地管理,更好地匹配和控制,能够让电动汽车何时充电、充多少电,等等这一切的手段来帮助用户进行有效的能源风险管理。

对远景而言,远景有三块业务,一个是动力电池,一个是智能风机,还有远景的智能物联软件。远景不仅仅是一个能源企业,从一开始我们就是一个智能科技企业,我们“远景智能”业务就是一个独立的公司。智慧城市从新加坡开始,新加坡政府、全球一些大型企业都正在基于远景智能的EnOS™操作系统帮助数字化转型。

《财经》:目前国内无论是电力还是能源市场,管制程度还是比较高,如果能源公司未来能够提供能源风险管理,当前的市场体制需要什么样的改革,使得能源领域的数字化技术能够真正得到应用?

张雷:要对灵活性进行定价。在灵活性最稀缺的时候,如果企业能够提供灵活性,应该如何在定价上进行反应,这是一个很关键的要素。

有的企业不需要灵活性,是通过硬件大量的冗余来扛,这会导致成本越来越高。未来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多之后,为了一个需求峰值用大量冗余去应对是否值得,投入产出比是否高,也会面临很大的盈利压力。最终还是要让市场来配制灵活性。

《财经》:反过来讲,当我们市场能够为灵活性定价的时候,已有数字化技术的积累能够快速地响应吗?

张雷:没有问题。比如我们在新加坡让楼宇的中央空调变成一个灵活性的提供者,它会根据天气的变化、楼里人数的变化、电价的变化来进行有效地用能。因为它通过冷冻机的冷水来进行制冷和冷量的传播,有一定冷量的储存能力,可以通过天气预测、网络负荷预测,有效地安排自己冷冻机的开启时间,这个时候就产生了灵活性,这个灵活性就可以被定价,有的时候别人会为这个灵活性进行支付。

在德国,我们的系统让很多的电动汽车拥有灵活性,比如正在充电时,如果电网突然产生电力缺口,它可以停止充电,甚至可以反向充电给电网。不能全部让电网来承担灵活性,成本太高,还是要让市场来承担。

《财经》:最后一个问题,今年的疫情中间像健康码这种数字技术在疫情防护当中起到很大作用,但很多人担心疫情结束之后这类技术的应用会不会超过边界,是否会侵犯个人隐私,在您看来智慧城市的建设当中,如何避免数据被滥用?

张雷:我们要针对数据安全立法,借鉴欧洲的GDPR(《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中国这方面的立法可能也是势在必行,我觉得需要有中国的GDPR。

延展阅读:

远景科技集团(EnvisionGroup)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绿色科技企业。以“为人类的可持续未来解决挑战”为使命,集团旗下有智能风电科技企业远景能源、智能电池企业远景AESC、拥有全球领先智能物联操作系统的远景智能,以及电动方程式车队远景维珍车队。远景荣登全球权威机构《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9年全球50家最聪明公司”榜单前十。远景拥有全球化的一流研发实力,在美国、德国、丹麦、新加坡、日本等国家设立了研发创新中心。